2010年5月5日

拉勞蘭小米園工坊

(原載中華電信基金會 點‧台灣網站 點產業 2008年採訪報導)

愛斯基摩人的七種雪
極地愛斯基摩人,終年生活冰天雪地裡,用雪建屋、鑿雪洞捕魚、雪地裡倚賴雪橇拉車,可說跟雪有著密切的依存關係,根據語言學家的研究,在愛斯基摩人的文化語境裡,按不同型態、用途,雪大致可分為七個不同字詞,這些字詞各自獨立,甚至再把名詞彼此附加綜合,對雪的分辦,可衍生到上百種描述。

語言影響及反映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。文化裡頭,掌握越細緻的分類詞彙,表示我們對該事物有著更深刻的瞭解和使用。一般人通稱為「草」的野地裡,阿美族卻能從中找出眾多可吃名稱各異的野菜,而在台東的拉勞蘭部落,目前所知,已重新尋回過去排灣族祖先,所擁有的12種小米品系。

荒蕪的小米田
拉勞蘭部落位於南迴公路經過的台東太麻里鄉,是個向東眺望太平洋,西邊緊靠中央山脈的優美部落。由於扼守交通通道,加上土壤肥沃適合種植,日據時代為了方便統治,將原來山上的拉勞蘭族人下遷,漸漸形成與山下阿美族,以及後來遷住的漢人混居情形,日警曾勒令族人繳交武器獵槍,施行皇民化教育,國民政府以後,則強迫說國語,接受國民教育。拉勞蘭的排灣族人由於母體文化快速流失,甚至一度在部落裡,只有阿美族人還舉行祭典的情形。
而另方面,造成傳統文化快速流失的原因,還包括了小米田的荒蕪,過去族中祭典,常常是圍繞著小米生長舉行,小米的播種、除草、收穫與儲存各個階段,族人之間彼此換工合作,推移著傳統部落的年中行事和歲時祭儀,但漸漸地小米不再是族人的主食,部落的中生輩父母,陸續和外界學習釋迦、橘子等水果的種植技術,傳統山田轉變成各種果園,也再無人傳承果園後頭廣大中央山區關於獵場和狩獵知識,父母輩胼手胝足提高農作物收益,努力將新一代年輕人送到都市求學,正如台灣許多的城鄉發展,離開部落的年輕人,很多就留在都市打工,甚至成家立業,而這也漸漸產生部落年齡斷層、人口老化的問題。

恢復文化傳承
一度迷失的拉勞蘭部落,在幾個部落有識人士的努力下,包括教會牧師戴明雄、作家撒可努,以及他們共同陪伴成長,目前已為青年會主要幹部的年輕學子們,從十多年前,即展開恢復排灣族認同之路,這群學長學弟們,不同「砍斬」(年齡階層,軍中用語)互相協調合作,透過他們的雙手,再度搭築起部落的聚會 所,透過虛心討教耆老們的口述訪談,從中學習並一步一步恢復屬於自己的祭典、文化和傳統。
開始這些年輕人的所作所為,也曾不被中生代父母諒解,有些長輩認為,辛苦種植釋迦賣錢,就是為了讓子女用功向學,將來擁有更好的社會競爭能力,因此,實在不希望看到自己子女,花費太多時間在部落公共事務上頭。不過,數年下來,拉勞蘭的祭典越辦越隆重,部落族人的向心力越來越強,幾經溝通和這些年表現有目共睹,也讓原本抱持質疑態度的長輩們,對先前的疑慮逐漸釋懷。

小米希望工程
在戴明雄牧師和部落青年會的積極爭取,部落於2007年6月進一步成立了「小米園工坊」,申請勞委會多元就業專案,小米曾是原住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,隨著社會變遷,部落的小米田愈來愈少,甚至部落偶而看到的祭典小米,卻是仰賴國外進口買來,因此工坊的設立前提,當然就是希望透過小米種植,能夠重新 連結過去族人與小米的關係。
拉勞蘭部落發動「小米田復興」計畫,重新栽培小米,小米園工坊經理古新德表示,部落的小米田種植,幾乎一度中斷過,開始的時候,甚至工坊只能四處到鄰近或屏東其他部落重新收集,沒想到回來輔以老人家的記憶口述,竟重新記錄回各種小米品種的名稱、用途和區別,截至去年為止,工坊已收集了老人家能夠區別的12種小米,部落小米田,更將每個品種試種,並在小米園工坊保留7個品種參觀盆栽,到了今年,則挑選其中數種口感較佳,或適合釀酒的小米種植。
小米食用,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脫節,一方面卻在文化傳承上扮演舉足輕重地位。小米園工坊三甲多的小米,由部落族人共同維持:播種、除草、趕鳥、收割等,並在2007年獲得原鄉佳原味比賽優等獎殊榮。工坊目前出產有半斤、1斤真空包裝新鮮小米,平常也製作成傳統食物小米祈納福,提供部落老人日間照顧供餐,或者支援教會活動以及豐年祭祭典食物等。另一方面,工坊在各族人專長的協助下,積極改良研發各種小米露、酒釀烤肉、酒釀香腸、小米蛋糕、小米餅乾等副加工品,研發小米成為各種食品和飾品,對外提供網路預購服務等,這些努力,都是希望讓部落的小米 園種植文化重新抽出新芽,回復原住民對小米的依戀,讓小米文化永續,也為部落挹注經濟活力。

2010年4月5日

春天草仔粿

(原載聯合報元氣週報2010/03/29

和果子,台果子?
最早的日本和果子大概就跟台灣人的草仔粿或麻糬類似,源自於中國唐朝,幾經精進改良,再吸收其他地方製果技巧,越往藝術形式的方向走。到了江戶時代,已經發展成又像捏陶又像寫意繪畫的形式,主題是季節,內容是風花雪月,隨著四時和節慶登場,並且逐個有被賦予的名字,也因此和果子有著另外稱謂叫「銘果」,吟著詩歌俳賦,一口抹茶總是配上一口捨不得吃的優雅。

回看台灣傳統的米食糕餅,許多同樣有著精緻的內涵,同樣依隨季節理氣或人生階段輪番上場,卻在技藝發展的過程分道揚鑣,一條走往越見奢華包裝的婚禮小餅,一條則停留原初米食加工階段嘎然而止,甚且有漸被冷落遺忘的滄桑。

草粿艾粄
不只是典故習俗逐漸不被重視,問過身邊幾個嗜好美食的朋友,對傳統草粿艾粄的喜好,答案往往呈現兩極反應—有人對製作過程為了防止沾黏的油膩敬謝不敏,有人覺得市場攤位上包在透明塑料袋裡,實在擔心是否過了保存期限,不過喜歡的,卻也不乏逢攤必買的人,甚至累積了一串侃侃而談的心得。

過去年節作粿往往是全家的事情,從前一夜洗米泡水,到由氣力較足的大人推動石磨慢慢磨出粉漿,裝入粿袋後,再用厚重溪底石頭壓綁在板凳上瀝水,小孩這時早被差遣去採摘成品襯墊用的葉子。待水分擠乾成為粉糰,接著是一連串煮粿母、拌入艾(或鼠麴,紅粿則加入紅花米*)、調糖、揉云的動作。

揉製粿糰外,炒煮餡料的準備工作也不得馬虎,傳統草粿內餡概分為甜、鹹兩種,甜的多為紅豆、綠豆沙、花生口味,鹹的則有花生和菜脯米等。端視各家嗜好而定,有人習慣甜餡裡摻一點薑末提味,吃多了仍然清爽不膩,鹹的口味更有人混入蝦米、肉末、菇類、黑胡椒等拌炒,凡此種種不一而足。

等內外兩者皆備,接著即將甜或鹹餡,適量包入均等的餡皮內收口,揉圓後再依用途看是壓印花紋,或是捏成包子脊形,之後放到備好的粿葉上頭,置入蒸籠排好蒸熟。

寒食遺風
提到草仔粿,大部分人很快會聯想到清明節,草仔粿其實也是每年掃墓習俗必備的祭拜食品,閩南人的作法是加入春天採摘的鼠麴草或鼠麴舅(台語稱赤殼、赤殼舅,因此草仔粿又稱赤殼粿、培墓粿),客家人則多加艾草製作,稱為艾粄,不論加入鼠麴或艾草,兩者都擁有菊科植物特殊的清香。

事實上古代接近清明前一、二日,還有一個節日叫寒食節,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士介之推綿山遭火焚死,關於這節日今人可能覺得陌生,但翻開古籍,漢朝人有寒食一整個月的習俗,南朝《荊楚歲時記》則載:「去冬節一百五日, 即有疾風甚雨,謂之寒食,禁火三日」,到了唐宋,寒食節明訂為清明前一日,此後更次式微,逐漸併入清明這個節日裡,反倒隔鄰韓國如今還有舉行(只是不知對方是否據此提請世界遺產)。

寒食節這天的主要節俗,一是禁火、二是冷食,根據學者的推論,紀念介之推的理由可能是次因(介於三月五日遭焚),反而較與廿八星宿節氣運行及重燃新火的習俗有關。時日久遠,這則習俗如今在中國南方和台灣,則以吃草仔粿、春捲或潤餅的形式流傳。

只在市場裡尋
由於製作耗工費時,野地環境也難找到足夠數量自然生長的鼠麴或艾草,不僅草仔粿,許多款年節米食點心,到今日已逐漸淡出各家庭的爐灶和廚房,早年家庭主婦年節必須面對的應景食品,逐漸被菜市場或供應超市的食品工廠專業所取代,購買現成的商品顯得經濟省事。

過去蒸籠炊煙,一家人同心協力為某事忙碌的情景,或許只有邁入青壯年以後的子女和老爸媽才擁有共享回憶。如今,下一代的年輕人,不是年節時現成購買,就是到幾個特殊的觀光景點遊玩時,才有可能跟著排隊品嚐這項阿嬤手中的滋味。

說這是台果子—草仔粿的危機,不妨換個角度想,如今理念在網路行銷上更容易宣揚,現代人講究健康跟審美—草仔粿小一號,減糖減油少一點,應景應節的植物花葉用一些,既已走向專業專職分工,台果子的未來,似乎有值得我們期待的空間。

以下是草仔粿聞名的店鋪區域:
九份、瑞里、奮起湖、三芝天元宮
石岡、鳳林、富里、三坑

2010年2月13日

溝仔尾,我們的白川高瀨?

花蓮溝仔尾目前溝上人家,主要是1958年接連地震火災後聚集的臨時鐵皮屋舍,商家多屬公有土地承租住戶,早期周圍巷弄有花街之稱,作家陳黎的描述裡,這裡是花蓮舊站繁華熱鬧時期延伸的陰晦邊緣地帶。

如今,踩在典雅洗石子橋面,漫步附近街巷,卻也總能擁有城市發展軌跡和小巧建築的發現驚喜,作家王禛和、楊牧、陳黎、陳克華等人,幾乎靠著這些穿梭小弄,汲取人文養分伸展。


「白川流過家家戶戶的後面,在台灣的話,一定正好用來傾倒垃圾廢水,眼前寬不過兩公尺,深不及半尺的川裡,卻養著錦鯉,兩岸植柳和垂櫻,店家於是把景觀調到這一頭,隨陽光強弱打起或放下竹簾。」

朱天心1997年有感台北都市紋理的快速消亡,寫下〈古都〉一文頻頻喟嘆,文中精準的描述觀察放諸花蓮溝仔尾,不幸的恰恰如此。

兩年前花蓮市公所展開溝仔尾整建拆遷計畫,除了拆除溝上違建,並同時執行都市污水分流工程,意在截住過往逕排入溝的兩側城市住戶廢水。屆時,溝仔尾將恢復為原本單純的都市洩洪集水功能,老一輩口述裡漫天蜻蜓飛舞的景象,能讓我們指日盼得…?

溝仔尾溝上建物拆除,之後,重新打開的兩岸將呈如何風情?
時聞京都擁有類似例子,如今規劃延宕,或許對於京都白川、高瀨川的走訪觀摩,能有助我們進一步計議思量?

京都觀摩
日本京都三面環山,地勢北高南低,賀茂川到出町柳一帶與鴨川合流,往南到中京區三條和四條通間,再匯入倒 L型注入的白川,而其西側的平行運河,則為高瀨川,構成由東而西—依
序為花見小路(知恩院祇園街町)、川端通、鴨川(夏日納涼席)、先斗町(歌舞練習場)、木屋町(高級料亭)到河原町(新京極商業圈)的熱鬧繁華。

走一趟這帶,讓我們晃蕩構成這帶萬種風情的河川溝渠…

河流之一 白川
白川源於比睿山地藏谷,盛產白砂的河床古來成就了京都庭匠(師)獨特的枯山水(註1)巧思,江戶時期後施行琵琶湖疏水工程(註2),白川到平安神宮前與疏水道混流,之後幾乎成了人工溝渠,有人不滿說白川過了神宮前閘門堰堤,天然樣貌盡失,流過三條通後更匯入祇園東側、南側的都市集水,到知恩院轉折向西,流經新橋、巽橋,於川端通匯入鴨川主流。

但是如今眾所感受的白川風情,卻正是匯入鴨川前的人工河段,有部落客這麼形容該段景物:祇園白川通一帶,保存著許多江戶時代末期的町屋建築,目前這些千本格子造的房子,要不就是成為藝妓往來頻繁的高級料亭,要不就是轉型為傳統茶屋。祇園白川櫻花盛開的情景,讓人聯想起舞妓的粉白色臉龐,而別有韻味。夜晚路經此地,似乎還可以聽到藝妓彈奏三味絃的音律,從屋子的竹捲窗簾飄出來。


河流之二 高瀨川
慶長11年(西元1611年)富商角川了以開鑿高瀨川(註3),作為京都—伏見區間運輸用途,當年水位穩定,最盛時期運河舟揖每每百數十艘,往來絡繹。到大正年間(1920)水運廢止,京都與其他的現代化都市一樣,正面臨交通重組命題,未料當年的高瀨川居民卻集體否決,毅然阻擋高瀨川暗渠(陰溝)化以及路面電車線拓建的兩項工程,這項遠見放眼至今,反讓木屋町通、先斗町一帶,保留下京都獨特的窄巷風情,其中更包括眾多明治時期新選組志士豐富的「寓居跡」、「遭難地」等歷史處所。

該區域如今高級料亭櫛比林立,高瀨川商圈會每年舉辦系列歷史劇公演(池田屋討征、商家出丁扮演幕府巡邏沿街搜捕觀光客等)、賞月節、七夕、螢火蟲、音樂祭等活動,水岸春天盛開的櫻花并木(行道樹),更讓高瀨川畔列為京都賞櫻名所。

反觀溝仔尾,連名字都缺乏
漫步京都,由於隨處細緻用心,遊人常有光陰停格或跳躍的對比趣味,過去與現在交錯,電影舞台格子一般,這些成果仰賴歷來貴族、文人、墨客、市井庶民…,京都人對其生活周遭無疑充滿情懷想像,並且相對投入護持和提升的努力,他們用心(並擅長)為事物取名字,「白川」清澈見底、「鴨川」飛翔游曳各種候鳥鴨子、「花見小路」曲徑通幽、「川端通」為了紀念文豪、「古門前」、「梅之本」、「南大黑橋」、「錦市場」…等。

反觀我們「溝仔尾」,日據時期曾稱「川邊」(算不算是名字?),據說當年橋名也曾鏤刻,後來整修塗抹剝落,如今河就直接叫「溝仔」,而放眼附近街巷,則是重慶、自由、上海、南京…,散軼橋名河溝、街巷缺乏創意,仔細一想,不覺汗顏。

也許,未來河道風情營造,首要的事,是給回我們的「溝仔」,一個浪漫想像名字。

都市河川植栽營造
京都白川區域,歷史疊迭百年風情,衙巷蜿蜒曲折,經常疏忽的轉角,豁然眼前的:潺潺流水伴隨人家,新柳芳扉,偶而砌石小橋,櫻花吹雪恣意開落,藝妓吳服碎步映影,何等絕美景色啊!四季遞嬗,同樣的橋上望去,三月櫻花、四月杜鵑、五月紫陽、六月花火、七月祭典、九月楓紅、冬季白雪,無時無刻開展眼前,京都鏡花舞台般風流。

老一輩對我們的「溝仔」,也曾擁有楊柳迎風的和煦記憶,拆遷整治後的河道,溝仔尾未來該呈現怎樣的植栽風情呢?我們將以怎樣的灌木喬樹展現四季、開落眼前?野牡丹、金絲桃、花蓮魚藤?火刺木、小葉女貞、楓香?還是巒樹、山欖、九芎?細微參差栽種,正是京都人的園藝用心、對時序的精準掌握,而這樣的案例就演出我們眼前,著實需要我們再三考量。

商業振興機制
建築師安藤忠雄作品TIME'S,巧妙於在高瀨川畔融合了人文、歷史和自然對話的空間典範,帶動高瀨川沿岸時尚和典雅並存的商業氣息,而緩步河畔巷弄,保留良好的角川了以府邸、一之船入高瀨舟遺跡,木屋町通則隨處豎立歷史解說看板和石碑。
在京都,過去與未來共舞,京都人一方面對過去守護依戀(建築住屋動輒千年百年,商口行號創業守成數代十代),一方面卻也在可變之處勇於接受改變,茶屋、料亭、神社、時尚空間、洋果子店、百年木屋、清水混凝極簡風,這些都構成了都市自身撲溯迷離的深邃魅力,而回饋給京都的,除了日人認同的文化原鄉,還含括了每年數以百萬人次計的觀光收益。

京都,一座一千兩百年的老城市;花蓮,日治時期開始市町建設不過百年。京都人小心翼翼,護持祖輩家業和步履,時間越久遠,責任越重大,相較之下花蓮,則呈現過於快速的變遷更迭,千年與百年相距原本甚大,面臨同樣希望朝著永續觀光發展,我們卻擅於遺忘、不吝於捨棄,看待白川、高瀨川兩條流經都市河川的例子,倘使未曾在此時多用心思,我們哪有可能條件相齊?

想像和努力的空間大而長遠,如今,一條缺乏名字的河川將在我們的城市重新打開了,看到別人的各式風情橋樑,看到別人饒有趣味的護岸砌石,踩在別人典雅大方的人行舖面上,這些市町街道、河流人家,可以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發?

註1 枯山水造景
註2 琵琶湖疏水
註3 高瀨川運河


相關網址
http://www.eonet.ne.jp/~yowara/takase.html 高瀨川散策
http://inoues.net/club/takasegawa_jyobu.html 高瀨川物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