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2月4日

縱谷秋冬野菜圖卷

玉萍問我說,寫下這篇文章同時,會不會額外想念花蓮
關於風情、地景回憶包裹而來!
其實,能不想念是難的。

————

縱谷秋冬野菜圖卷 原載 O'rip 10
文⊙Aits

田與田間
翻開縱谷野菜長卷,秋冬之際反而不是蕭索。

12月樹豆剛採摘曬乾,收割的田地,稻草基部還札在畝壟裡黃澄澄一列一束,近幾年農人們流行打田後大把撒上油菜花、波斯菊、太陽麻…種籽,綠肥兼發展促進,舖展奼紫千黃花海景觀。


而在過去,卻是趁這時,曠野猶留燒完稻草梗的焦煙,間隙各處卻已冒著苗兒青綠,走進收割機留下的崎嶇乾硬田土,新長的hinalumay(希那魯麥)聚成一片, hinalumay中文叫做山芥菜,生長快的開出細小黃花,掐一把回家,炒成柔嫩清脆,阿美族媽媽說這是收穫田裡才有的額外賞賜,一年兩獲區域想當然爾兩次機會,入冬秋末這期又比春耕收穫該次美味。

除了山芥菜,還有稱為O’bow(苞)的小葉碎米薺,O’baw一年一度,稀疏長在較為潮濕的田埂側邊,採的時候稍嫌瑣碎,帶回家仔細開水洗淨冰鎮,餐桌上三拗兩折蘸著醬油吃,入口時微細辛辣蔓延,口感像野了些的蘿蔔嬰,無怪乎有人稱為阿美族的哇沙米(山葵)。

野地所有可食之菜,沙漠仙人掌般久逢甘霖,約齊收割田裡旦夕成花,昭和草(山茼蒿)、龍葵、山萵苣、紫背草、野莧、刺莧、藜、鵝兒腸…等,繽紛抽長分蘗繁星開花綻放,有些辛勤農家則趁休耕這時產生的新荒地,播下芥菜、油菜、高麗菜等十字花科,或萵苣、茼蒿、苦苣等菊科農作,這些短期(臨時性)的菜圃野撒野長毋須特別照料,如果我們將人為播種者稱做「家菜」,天然自長者叫作野菜,「家」菜和「野」菜相提,芥菜還有山芥菜,萵苣還有山萵苣,茼蒿還有山茼蒿,一家一野兩兩捉對竟然相映成趣,粗野鮮嫩炒食煮湯方式不一,構成秋季餐桌上口感豐富的層次光譜。

秋冬當令葉菜竟比春夏更為繁多,天清氣爽野菜生長,新城砂壤旱地蕃薯田間冒出莧科龍葵,吉安收割芋頭後整理的芋柄(梗),壽豐東華遍地紫背、昭和草,南平溪口hinalumay,縱谷裡很多阿美族媽媽各自擁有自己的野菜採摘地圖。

而早自夏末,各家家屋旁邊則已種下眾多藤蔓豆子、綁上棚架,鵲豆、肉豆、翼豆、米豆…十月陸續已可輪流採摘直到隔年春天,秋冬是神奇時光,院裡可能還有高麗菜苗、嫩白蘿蔔,而這些作物,會在歷經霜寒後更顯甜美。

市場與餐桌

品嚐野菜的方法人各互異,市區南郊阿美族人開設的牛巴達,在牛肉湯裡涮上龍葵,或大把大把綜合野菜放入煮到軟爛,光復紅瓦屋則端出炫麗野菜拼盤沙拉,川燙過的翼豆斜切,鋪開芒草心、半熟青木瓜等,淋上獨特醬料風味卓絕。
在家自備的話,可能下午單車散步你已採回一大把認得的野菜,若沒有則可到遠近馳名的黃昏市場,那兒兩排阿美族媽媽已辛勤從野地幫你採摘揀好各種野菜羅列,不懂名稱吃法還能現場討教,一般人或許吃膩了薑母鴨、放題(吃到飽)火鍋,一桌這樣的野菜當令食材,量不在多,搭配十字劃好濕香菇、拇指粗切條白蘿蔔、麻將牌稍小些的芋頭塊、白豆腐,以及三兩盤前述濃綠青翠不一野菜,鍋蓋掀開後,煙氣氤氳各各式樣邊吃邊放,菊科野菜微苦,十字花科微辣,豆腐綿密、香菇清柔,Siabu燙熟品嚐,自在暖心。